關于倉位的問題這里統一做一個強調,后面不反復提醒了。 對于絕大多數散戶來說,倉位的動態變動是要順勢和借勢的。意思是市場的成交額變大了,有場外流入了,散戶也跟著大勢流入加倉。 如果不太明白非要機械的理解,可以大概設定,市場在10000億成交額以內,保持五成倉水平,在1萬億-1.2萬億大概6成倉以內的水平,在1.2萬億-1.5萬億可以6-7成倉的水平。
錢不夠就考慮是否調倉換股,買邏輯更認可的。而不是“買買買”的狀態。 有人會疑惑,游資不都是滿倉滿融做出來的么? 問題是大多數還在入門階段,要解決“賺”的問題。 有了理解能力才考慮“賺多少”的問題。
未來半個月,市場的問題依然是指數能不能企穩。如果滬指還在拖累,那么要小心半導體高位平衡震蕩,沖高回落。很多時候急不來,半導體的走強,本身有部分邏輯是新能源抱團高位震蕩,半導體補漲走強;現在新能源高位調整,估值下壓了,那么半導體也會跟著出現分歧,這是市場層面波動;我們關注功率半導體更多從邏輯層面,認為邏輯終究會兌現,但過程和方式不可測。
一些套利的品種如果買了兩天沒賺錢,同時更好的龍頭品種也調整了,記得邏輯優先,選邏輯更好的。